2025厦门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博览会

2025年12月10-12日
地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联系电话:李海菊 13161718173

距离开展

当前位置:主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
行业新闻

微电子封装检测设备革新高端封装质量管控,多维度检测保障先进封装可靠性

来源:2025厦门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博览会        发布时间:2025-09-09

微电子封装检测设备革新高端封装质量管控,多维度检测保障先进封装可靠性

随着微电子封装技术向 “三维集成(3D IC)、 Chiplet(芯粒)” 发展,封装结构从 “平面化” 转向 “立体化”,传统检测设备难以对封装内部的互联焊点、芯片贴合度、散热通道等进行精准检测,易导致封装缺陷(如虚焊、分层),影响芯片可靠性。近期,微电子封装专用检测设备通过 “X 射线检测、超声扫描、热成像” 多技术融合,实现封装质量的 “全维度、无损、高精度” 检测,成为高端封装制造的关键质控装备,推动微电子工业向 “高可靠性、高密度封装” 转型。

技术创新方面,蔡司(Zeiss)推出的 EVO MA15 微电子封装检测系统,整合三大核心检测模块:一是 “微焦点 X 射线检测模块”,采用 0.5μm 焦点的 X 射线源,可穿透封装外壳(如陶瓷、塑料),清晰呈现内部的焊球阵列(BGA)、铜线互联等结构,精准识别直径 5μm 的焊球虚焊(焊球空洞率超过 20%)、铜线断裂等缺陷,检测分辨率达 0.1μm;二是 “高频超声扫描模块”,采用 100MHz 高频超声探头,通过超声波反射信号分析芯片与基板的贴合度,可检测出 1nm 厚度的分层缺陷(如芯片与底部填充胶之间的空隙),避免后期使用中因热应力导致的封装开裂;三是 “红外热成像检测模块”,在封装芯片通电工作时,捕捉表面温度分布,若存在互联电阻过大(如焊点接触不良),对应区域会出现局部过热(温差超过 5℃),系统可定位缺陷位置并分析散热性能,确保封装满足高温工作需求。三大模块数据可实时融合,生成封装质量的 “三维缺陷分布图”,为工程师提供全方位质控依据。

应用场景中,长电科技(JCET)某高端封装产线引入该检测系统后,大幅提升 3D IC 封装的可靠性。过去,3D IC 封装因芯片堆叠层数多(如 4 层堆叠),内部互联焊点的虚焊缺陷难以检测,导致封装后芯片测试良率仅 85%;如今,通过 X 射线检测模块可提前识别 99% 的虚焊缺陷,超声扫描模块排除 98% 的分层问题,封装良率提升至 99%,单条产线每年减少因封装缺陷导致的芯片报废损失超 2000 万元。在 Chiplet 封装检测中,该系统同样发挥关键作用:某 AI 芯片企业采用 Chiplet 架构(将算力芯粒、存储芯粒、I/O 芯粒集成封装),通过检测系统的热成像模块,发现不同芯粒之间的散热不均问题(温差达 8℃),及时调整封装基板的散热通道设计,使芯片满负载工作时的最高温度降低 10℃,寿命延长至 10 年以上。

在汽车电子封装领域,该检测系统用于车规级 MCU 封装检测,重点排查 “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封装可靠性”—— 通过模拟汽车发动机舱的工作环境(150℃高温、95% 湿度),结合 X 射线与超声检测,识别封装内部的焊点氧化、胶层老化等潜在缺陷,确保 MCU 在整车生命周期(15 年 / 20 万公里)内稳定工作。某汽车芯片企业应用后,车规 MCU 封装不良率从 0.5% 降至 0.01%,满足汽车电子的严苛可靠性标准。

随着微电子封装向 “更高密度、更复杂结构” 发展,封装检测设备正向 “多技术融合、智能化分析” 升级,未来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可构建封装缺陷与可靠性的关联模型,实现 “检测 - 分析 - 优化” 的闭环管理,为微电子工业的高端封装质量管控提供更全面的装备支撑,推动先进封装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免责声明:来源标记为网络的文章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我司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